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学士。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加入BP前任IMF高级经济学家,主要负责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问题,参与了基金与成员国项目谈判与磋商,并曾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任客座教授。
预计政府会进行政策调整以舒缓房地产活动持续大幅走弱对经济和金融行业的负面影响,不过预计不会出现类似2015-2016年的全局性信贷及房地产政策放松
预计2022年实际GDP增速可能放缓至5.4%,PPI增速将大幅减速,但CPI增速可能温和回升至2%。2023年,预计GDP 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5%左右,接近潜在趋势增速
8月下旬至9月初进行的最近一轮UBS Evidence Lab中国住房问卷调查显示,在3313名受访者中,仅有11%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购房,低于2020年8月调查的21%和2019年9月调查的30%,也创下本系列问卷调查自2015年开启以来的新低
经济增长三季度放缓、四季度继续承压,下调全年GDP增速预测至7.6%
房地产相关的信贷敞口有多大?近期房地产政策对行业有何影响?
周边经济体重回竞争,外部订单表现不一,出口下行压力可能加剧
预计信贷同比增速可能在9-10月触底,并可能在11-12月小幅反弹
鉴于最近政策已经开始要求释放煤炭供给、且未来内需可能放缓,电力和煤炭短缺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可能更温和
房地产活动走弱和限产是主要下行压力,未来政策有望有所调整,但房地产政策不会大幅宽松
鉴于7-8月经济活动疲弱及疫情相关不确定性犹存,我们对下半年GDP增速的预测面临一定下行风险,预计未来政策可能还会有进一步小幅放松
预计信贷同比增速可能在9-10月触底,年底可能小幅反弹至10.5%左右;信贷脉冲也可能在10月左右触底、年底小幅回升至GDP的-6.6%
海外供应链受阻、国内港口拥堵,目前对出口的整体影响仍偏正面;海外新订单乏力,未来出口增速下行压力可能加剧
估计即将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将显示大部分经济活动同比增速走弱,而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或低位反弹;CPI同比增速可能企稳、PPI同比增速小幅上行。整体信贷同比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信贷脉冲跌幅扩大
预计三季度环比增长动能将较二季度放缓、而非提速,将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从6.3%下调至5.8%
预计此前偏紧的财政政策在下半年可能会有所放松,预算内投资有望提速,但对隐性地方债务风险的管控可能仍较严格
预计下半年GDP同比增速受基数拖累有所放缓
二季度劳动力市场复苏加速,下半年劳动力市场有望继续改善,支撑消费复苏
政治局会议表明货币和财政政策收紧已结束,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信息安全是监管收紧的主要动机
下调2021年GDP实际增速预测至8.5%;朝前看,我们并不认为央行会大幅增加流动性投放或降低政策利率,但有可能再次降准部分置换未来到期的MLF,并推动LPR利率小幅下降
鉴于海外经济逐步恢复常态,预计中国出口所面临的竞争可能增加,但中国供应链具备较高韧性、产能充足,且年初至今出口强劲,这都意味着全年出口应能保持稳健